从多媒体到跨媒体的追求

[ 扫码分享 ] 发布时间:2018-10-24 14:16 查看:3675 来源:

不管是图书出版社还是电子音像出版社,墨守成规拖延从单媒体→多媒体→跨媒体的转化进程,必将难于立足。因此,同时拥有图书、音像、电子和网络等多种出版权,应该成为出版企业的基本条件和必须履行的责任。


  柳斌杰署长明确指出:一种信息、多种载体,将是出版企业发展的新趋势。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将图书、音像和电子出版划归一个管理部门,并且将跨媒体复合出版技术研究确立为新闻出版行业“十一五”期间的一号工程,这都是明智之举。


  《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》一书,是陈生明同志在电子出版实践中的研究成果,看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部“十一五”重点图书,拜读柳斌杰署长所作的序言,我对书中的诸多观点内容感到分外熟悉。因为我从1992年起担任中国软件协会出版与测试分会理事长至今,每年都有机会与生明见面研讨和交流,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切磋让我记忆犹新。生明作为我们软件出版分会的副理事长,积极参与了协会的许多工作,例如:去年我们共同承担了新闻出版总署的重要软课题《电子出版物标准体系研究》,今年我们又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议,着手进行“新媒体市场应用的调查研究”。


  抚今追昔,我国电子出版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。一路走来,上百位意气风发的拓荒者,上千位勤勤恳恳的出版人,数以万计的开发、制作和营销人员,都为电子出版物的成长做出不懈的努力。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从外行到内行,成为专家或学科带头人,生明就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;他们之中有更多的人为了电子出版的生存与发展,在市场困境中苦苦拼搏了十几二十年,付出了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,但是,结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。相对来看,生明及其所在的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属于境况比较好的,不仅能够坚持多媒体业务,而且还能积极探索跨媒体转型。


  从国内目前现状来看,综合性出版社的电子音像出版部门,由于有书号的支撑还能勉强维持生计,但已经变成了为图书编辑服务的辅助部门。独立运营的电子音像出版社绝大多数处于难以为继的困境,更谈不上发展壮大。造成今日电子出版单位现实困难的原因很多,首要原因是对电子出版物定义的理解不全面,把CD-ROM作为电子出版唯一的出版载体。其次是我国电子出版物市场不健全,盗版屡禁不止,严重影响了电子出版的健康发展。再次是投入不足,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人力的投入都远远不足以发展壮大一个产业。


  从国外情况调研来看,他们没有把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孤立的出版物来发展,一开始就把它当做一种过渡性产品或配套辅助产品对待,因此也就没有独立的光盘出版单位和行业局限。国外对待方兴未艾的网络出版,仍然把它归为电子出版的一种新形态,是不同阶段的产物。从这层意义上说,电子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发展和补充,增强其多媒体和交互性功能,提供了跨媒体与数据库的功能,推动现代出版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。因此,国内同行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审视电子出版的处境,就不会得出电子出版无需存在或即将死亡的结论。

分享:
[ 返回列表 ] 编辑:管理员 查看:3675